+Hi 音樂人

AI大風吹來了,誰會被吹倒? – 音樂著作權的權利遊戲


文字:小安 

常有作者和音樂人來好感度諮詢版權和音樂產業的相關疑問,原來,有許多看似基本的事情,很多人仍一知半解,我們將部分常見的問題整理出來,藉由系列講座的不定期連載,將這些資訊分享給大家。

         2023年5月,Google發表了MusicLM音樂生成工具,當時它生成的音樂感覺像廉價的罐頭伴奏音檔,旋律進行也不甚合理,可以說還停留在”正經八百的胡說八道”的階段,比起文字和圖片生成AI,離可聽性還有點距離,但短短一年後的2024,Suno AI第三代就不一樣了,生成出來的音樂有各種風格的編曲,會寫歌詞,還會唱歌Rap,甚至也能唱中文,雖然中文腔怪怪的,但是以這樣的進步速度, 創作人該冒冷汗了嗎?


AI生成的版權歸屬?

         先別竊竊自喜趕著註冊訂閱Suno,期望搖身一變成為多產創作人,2022年底美國藝術家Kris Kashtanova使用圖片生成工具Midjourney完成的漫畫作品《Zarya of the Dawn》,申請了著作權三個月後被收回,美國著作權局並判定AI生成的作品”不應獲得版權保護”。 著作權法的核心概念是保護”人”,台灣也是,所以就算人類使用工具(例如樂器或編曲軟體),只要工具本身無法自行運作下由人操作所創作出來的原創性作品,就會受到保護,但由AI自行運算出來的作品,就算開始有人為輸入指令,但產出過程沒有人為的參與,因此,AI生成的作品是無法擁有著作權的… 啊,所以AI沒人權XD,電影<銀翼殺手>裡可憐的人造人,還有<駭客任務>的機器人,忍無可忍最後都要叛變的,我們會變成生物電池~

相關新聞:  AI繪圖有著作權? 美國首度判定:不應獲版權保護

使用Midjourney創作的漫畫 ---- 圖片來源: https://www.kris.art/graphicnovelenglish

         另外,在Midjourney的服務條款內,關於權利的部分,要求使用者必須毫無條件的將生成的作品授權給Midjourney使用,類似的條款應該都會存在於各種生成式AI工具裡。 而Suno AI的服務條款裡也提到,”因為機器學習的性質,輸出的成品可能不是獨一無二的”。 總的來說,使用生成AI工具,你將不會是唯一的擁有者,也有可能會和別人生成出重複或類似的內容。

來源: Midjourney官網
來源: Suno AI官網

         雖然各界普遍的共識是任何出版品使用AI生成的內容就需要註明,AI生成的音樂也無法成為個人的著作,得不到著作權的承認,但對不講武德的人來說,使用AI生成整首歌,歌詞改一改,再把音樂照抄重製一遍不就成了嗎? 這應該會是未來創作人的道德議題吧, 不過從HipHop開始取樣舊唱片來製作音樂,到現在網路充斥著大量的商業Loop,只要購買下載後就能拼湊出完整的編曲,創作本來就存在著各種取巧的方法,科技使人方便的同時,人為的技能貢獻度也越來越低,想想若再更進一步,會不會有天只要輸入幾個關鍵字建立一個歌單,就可以聽到一整串沒人聽過的全新單曲,還能每天重新運算更新,完全不再需要有”人”參與的串流音樂… 那大概連抄的機會都沒有了!!


人類版權的維護?

         生成式AI是訓練出來的,所以音樂AI就必須使用大量的音樂作品去餵,誰的音樂? 當然是你我創作出來的音樂,創作人不只要擔心被取代,而且取代的正是抄襲你的AI,看看以下的新聞:
音樂出版商請求法院停止AI公司Anthropic使用歌詞進行生成訓練

不只音樂,藝文和新聞界很早就發難了,但暫時看起來都不太樂觀。
紐約時報開新聞業第一槍 控告OpenAI、微軟擅取資料訓練AI
美國第一件藝術家控告AI公司案:加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2023年Andersen v. Stability AI Ltd.et al案

相關新聞:    Midjourney 爆 AI 醜聞!被抓包偷用 1.6 萬名藝術家作品作訓練

         反思人類的學習過程,也是從其他人的作品中研讀、臨摹,然後加入自己的觀點、美感、喜好、能力限制,再逐漸發展出個別的獨特創作風格,每個人電腦裡多少都會有的破解軟體,大學周邊林立的影印店,我們的學習也少不了知識著作的竊用,就這樣來看,AI訓練的方式也沒有太不同,只是電腦學習的速度和容量超越人類太多,又可以在超短的時間大量產出,完全是不對稱的競爭關係,令”人”害怕了吧。 目前各國對於訓練AI使用內容的版權規範,態度還很模糊,但在著作權表現得一向保守的日本這次動作卻放很大,直接開放允許了:
日本政府對於生成式AI版權爭議的政策立場,加劇創作者的疑惑與不安


接下來呢?

         音樂上的數位工具原本只扮演輔助的角色,例如取樣音色讓你在沒有吉他的情況下做出吉他彈奏,但你仍需要稍微認識吉他的彈奏邏輯及挑選合適的音色,才能編出以假亂真的吉他音軌,雖然有些音頻插件(plugins)已開始強調使用AI來調整音色或執行母帶後製處理,但大都偏向廣告噱頭,成果還不甚理想。 現在音樂生成AI仍處在直接生成完整一首歌的階段,業餘玩家可能覺得好玩,但對專業使用者來說對作品的控制度太低,參考這一年來影像編輯軟體photoshop整合AI工具的前例,如果音樂生成工具成功整合進編曲軟體或取樣音色插件,AI充當樂手,由使用者指定樂器,針對每一道樂器下指令,提供和弦進行作為指引,各AI間還能互相配合,或者去跟隨已經編好的部分來判斷彈奏的內容,在後再使用AI歌手幫妳唱歌,在傳統的編曲流程上使用AI工具協助,提高創作者整體的掌控和參與,這樣既可以保有著作權,又能得到AI的加成。

         以上所述的情境,是創作人的AI烏托邦,但創作完之後呢? 在近期環球音樂與TikTok的版權紛爭,起因卻是TikTok不斷試著降低版權支出而造成的,企業不願付錢給創作,影像創作者本身預算不足,AI生成的音樂就會是完美的替代品,沒有版權,沒有公播,不用授權。

相關評論:
    環球音樂不續約,短影音瞬間尷尬無聲:TikTok真的是「無法得罪的宣傳管道」嗎?

         2000年初,錄音室裡充滿了十萬、百萬級的硬體器材,相較之下電腦還只是廉價、音質又差勁的代用品,沒幾年後不會用電腦的錄音師幾乎全被淘汰,那些昂貴的硬體逸品逐漸成為一部部妥善率不佳的類比時代古蹟。 Tiktok橫掃影音串流平台,疫情期間興起的外送廚房現在出現了倒閉潮,在快速改變的數位時代,過度分眾的網路世代,前一陣子才炒完NFT,現在爆買高股息ETF,許多事常常超越一般的合理思考,抱著動漫老婆等身抱枕的阿宅,Pinterest上一堆生成美女圖片,Beyond Meat的未來肉,假的比真的還香,創作人看來已經不能太安逸了。

假的你可以嗎? ---- 圖片來源: https://www.beyondmeat.com/en-US/
Back to top button